【接着说伪满洲国的那些谣言】你肯定经常看到这个谣言:
“长春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抽水马桶的城市,是亚洲第一个全面普及管道煤气的城市;”
这两个谣言都来自2007年的一篇吹捧解放前伪满的网文“东北曾经如此富强”
那么事实如何呢?
1:我们先说管道煤气,建国前并未普及,实际上当前长春99.9%供气能力为建国后新建。
在学者霍燎原 著作的《日伪统治时期长春城市建设》,社会科学战线,1991,222-226页里面,明确的记录了解放前长春自来水和煤气的情况,其中说:
“全市煤气用户中,日本人煤气用户占99.3%,中国人煤气用户仅为0.7%。”。
好了,其实看到这里我们就已经知道新京肯定没有普及管道煤气了,因为中国人是新京的主体,几十万人口里面中国人占了大多数,但是新京煤气用户却基本是日本人。
这说明新京的建设模式和中国各个城市的租界建设模式没什么不同,殖民者优先建设自己住的租界区。
所以说这个要加上定语“在日本人中普及了管道煤气”
实际上由于长春在1945年后遭遇了战争巨大破坏,因此到1949年并没有剩下多少煤气供应能力,
根据“长春政事儿”在2021年5月发表的《长春市国企巡礼 | 绿色发展中的长春长港燃气有限公司》一文中提到:“1949年,(长春)恢复供气后,整个市区煤气管线长仅80.42公里,年产量106万立方米,客户数仅有2120户。”
也就是说到1949年全市煤气用户也只有两千一百多户。
那么现在是什么水平?根据长春市统计公报,2023年长春市城区天然气供气11.04亿立方米,光是这个数字就是1949年的1000倍以上了,另外还供应了液化石油气年供气总量3万吨,长春市城区燃气用户227.73万户。
换句话说,长春市现在99.9%的供气能力是1949年后新建的。
2:再说下普及抽水马桶,解放前长春并未普及自来水,当前长春供水能力98%建国后新建。
关于解放前长春普及抽水马桶,在中文和日文的学者论文里面均找不到相关论述,而网上文章内容均发生在2007年的网文造谣之后。
我们从自来水的角度来证伪,因为使用抽水马桶的前提是要自来水入户。
在学者霍燎原 著作的《日伪统治时期长春城市建设》,社会科学战线,1991,222-226页里面,
同样记录了解放前长春自来水的情况:
而新京日本人居住的新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9.9%,中国人居住的旧区不到30%。
所以看到这里,你也知道了和管道煤气一样,新京普及了自来水得加上定语“新京居住的日本人”普及了自来水,而中国人大部分并没有自来水可用,
自来水都没有普及,怎么会普及了抽水马桶呢,而且即使有自来水的人家,也未必就会有抽水马桶。
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官网的文章《自来水业:从水井 水塔到水厂的演变》中写道:
“到1942年,长春日供水量发展到6.2万立方米。此时长春人口达645166人,用水人口为253016人,用水普及率为40%。当时,长春的日本人口已达10多万人,所以,这个普及率的对象,完全是日本侵略者和傀儡政权的上层人物。”
也就是说即使是自来水,新京大部分人家也是没有的,自来水主要是为日本人居住区域建设,当然居住在日本人聚集区及附近的中国人也就跟着沾了光。
更不要说,有自来水不等于就有了抽水马桶,只是一个前提条件。
同样的,长春由于战争,1945年之后供水能力遭到各种破坏,在《长春日报》的《长春之“水”何处来》的文章里面记录,
“1950年,(经过恢复后)日制供水量达3.44万立方米,用水人口增至34639户208685人”,这个数字还不及1942年的25万人了。
也就是说,长春建国前的最高水平也就是二十多万人能使用自来水,而且是以日本人为主体。
现在是什么水平?根据长春市统计公报,2023年全年长春公共水厂综合生产能力为166.57万立方米/日,用水人数577.89万人。
也就是说长春市97.9%的供水能力是1950年后新建的,建国前遗留的仅2%左右。
简单的说,声称建国前长春普及了自来水和管道煤气,是把十几万日本人当成长春主体民族了,没把占长春人口大多数的中国人当人看。
最后,要感谢我们的先辈奋勇抗战取得胜利,驱赶走了居住在长春的十几万日本人回老家,他们居住的房屋因此全部归了中国人所有,相应里面的煤气,自来水设施也就被中国人使用了。
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大连,天津,青岛,上海,武汉,广州等地,当殖民者的租界被收回,外国殖民者被迫离开中国后,他们居住的区域和房屋也就被中国人接管了。
例如我曾在一个房屋装修节目里面看到,今天有的青岛住户居住的就是当年德国军官居住的老房子。